2025年7月24日下午,由虹口区律工委联合举办的“虹律智行”之数字经济犯罪治理与法律科技融合暨数字经济法律服务论坛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资深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共聚一堂,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刑事犯罪、数字经济新业态法律服务、涉外数字经济法律服务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京师上海律所主任王旭代表律所为论坛致开幕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他介绍,京师上海律所在规模化向专业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贯彻“6+2”战略,深入数据合规、涉外业务等新兴领域,凭借不懈探索实现了业务增长与品牌传播。他还结合亲办案例,强调了新兴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数据已成为关键业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律师若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深对新兴业务的研究探讨,这也是举办本次论坛的核心目的。
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主任王殿学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是数字经济犯罪治理与法律科技融合论坛在总部举行后首站巡回分论坛,展现了专业纵深、涉外突破的双轮驱动,以及京师律所全体系联动的力量。他表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型犯罪形态,其危害性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成立了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旨在把握时代脉搏,承担专业责任。王殿学主任强调,希望以上海分论坛为新起点,在京师全体系形成“区域实践反馈、总部智库提炼、全国标准输出”的循环发展模式,整合体系内刑事辩护精英、数据合规专家及多语种律师团队,构建覆盖数字经济领域的全方位法律服务,通过法律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师律所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黄露娟也通过线上方式表达了论坛圆满举办的诚挚祝愿。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京师律所的发展历程与人员规模,并着重介绍了律所在全球布局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果,表示律所旨在汇聚全球人才与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涉外业务发展。黄露娟主任指出,数字经济时代已然到来,治理数字经济犯罪及推动法律技术融合正成为关键挑战,唯有加强国际法律合作才能有效推进全球化进程。她表示,本次论坛是一个崭新起点,期待与会者共同谱写国际法律合作新篇章,维护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上海市律协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专委会主任潘永建在致辞中展望了数据经济在法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并分享了律师有效拓展数据领域业务的见解。潘永建主任谈到,数据的合规应用应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企业数据财产权益、国家监管政策三个维度考量,随着数据合规业务的深入发展,律师可开拓的业务空间愈发广阔,但同时也需勇于应对挑战,积极寻求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他特别强调,律师要在数据领域有所建树,关键在于具备“跨学科”能力,例如掌握代码底层逻辑、理解企业跨部门协作方式等。
论坛设置三大专题单元:
第一单元:数字经济领域刑事犯罪的司法挑战与应对
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主任王殿学以《涉电子货币传销犯罪的辩护方法》为主题,深度剖析了数字货币传销与传统传销模式的关键区别,强调其依托去中心化、高效全球流通及匿名透明等特性,并指出我国法规对虚拟货币发行严格禁止,对持有持谨慎态度。王殿学主任重点探讨了涉电子货币传销犯罪的构成逻辑,针对实务中判定是否属于此类犯罪的疑难点进行辨析,例如如何衡量电子货币价值、市场价格是否严重偏离实际成本、是否存在操纵价格可能等。他结合不同学者观点总结了认定涉电子货币传销活动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辩护指明了方向。
京师上海律所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的分享主题为《虚拟货币跨境刑事案件的攻守道:风险防控、有效辩护与资产处置破局》。霍惟迪律师提出虚拟货币去中心化、技术复杂性和跨境流通性三大特征使其天然易被犯罪利用,并结合数据剖析了虚拟货币犯罪案件的痛点及处理方法。她梳理了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重点总结了我国虚拟货币涉嫌犯罪的主要情形和相关罪名。在辩护思路方面,霍律师从法律属性、主观明知、取证审查、跨境管辖、罪名竞合、政策结合六大维度展开讨论,并围绕具体罪名分享了辩护破局思路。随后,她从传统处置路径的困境、北京模式、香港的“三重接口”功能出发,探析了涉案虚拟货币跨境处置创新路径的挑战及未来优化。最后,霍惟迪律师分享和发布了其团队打造的法律服务产品“跨境虚拟货币刑事风险与辩护一站式法律服务”,详细介绍了其产品内容、特色、服务对象及优势。
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郑飞围绕《基于数字财产占有的辩护》,系统阐述了相关辩护理论框架。他首先明确了数字财产的涵盖范畴和特征,剖析其占有方式与传统“一物一占有”理念的冲突。郑飞律师指出了数字财产犯罪因沿用传统财产犯罪的占有理念而产生的司法困境,同时结合案例生动揭示实践难题,例如受贿人在第三方境外抛售比特币获利,司法机关无法锁定实际占有人;共享银行卡案中,资金存入借出账户后原持卡人转移款项,凸显共同占有下的权责模糊性。他总结指出,数字财产的平台依赖性、控制分散性及占有非排他性本质,亟需突破传统财产犯罪理论,构建新型辩护路径。
辽宁科技大学经济法律学院副教授、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蒋喆以《商业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法规制路径》为题,首先分析了当前刑法规制的局限性,指出现有法律难以全面覆盖商业数据保护需求,例如网络爬虫非法获取数据、非独创性数据集合的竞争性价值保护,以及公开商业数据的滥用等问题均面临法益保护不足的困境。因此,他提出应设立“侵犯商业数据罪”,明确其保护法益、构成要件及规制边界,以有效保护商业数据,维护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
第二单元:数字经济新业态法律服务
京师上海律所数据合规与新经济法律事务部主任缪斌静的分享主题为《数据权属纠纷、平台算法责任与用户隐私侵权:典型民商事判例解析》。缪斌静律师表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持续增长,数据竞争已进入高频率、高代价、新场景三重临界点。她强调,要充分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核心原则。她指出,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形成“个案审查三步法”裁判逻辑,首先锁定竞争关系,其次检视商业伦理,最后评估市场损失。随后,缪律师结合具体案例拆解了此类案件的核心裁判思路,认为在数据确权规则尚待完善的现阶段,《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成为维护数据市场竞争秩序的核心法律武器。
京师深圳律所数字经济法律事务中心主任王岩飞以《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实施路径》为题,以刑事思维为视角,深入剖析了数据资产全流程管理中数据来源的合规问题。他首先强调了合规是数据资产化的底线,指出国家数据安全、商业秘密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前提。随后,他分析了数据资源价值挖掘的三个阶段中合规的关键点,以及企业数据合规战略体系。在刑法视角下,王岩飞律师解析了数据资产管理全流程中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信息三大数据类型中选取了个人信息为例,重点强调个人信息合规采集和使用的基础规则,表示违规收集、利用个人信息将产生多个层面的危害以及可能触犯多个刑事罪名。最后,他特别提出通过网络爬虫等自动化技术采集个人信息的四项合规标准:遵守Robots协议、尊重技术防护边界、控制访问频率及确保数据合理使用。
京师上海律所数据合规与交易研究中心主任杨振围绕《共赴新蓝海-企业数据价值合规释放全链路解析》,首先梳理了国家数据要素政策沿革,展现了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数据要素潜力的持续释放。他剖析了企业数据在财务、业务、创新三维度的价值体现,例如优化成本控制、提升客户体验、带动产品创新等,并结合典型案例展示了数据资产化的多维路径,强调了数据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逻辑。最后,杨振律师深入解读了《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2024年度报告》,对我国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实现生态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
京师上海律所元宇宙中心副主任王胤瑛以《RWA在中国的合规落地路径与法律服务新机遇》为主题,分析了我国对于RWA秉持的监管态度——“审慎包容、以实体经济为导向”。她指出,政策虽未明确定义RWA概念,但支持资产数字化、数据确权等技术应用,同时严禁涉及发币或非法交易平台。她结合案例探讨了RWA在我国可行的两种合规路径,并特别对比了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对稳定币的监管差异。王胤瑛还谈到了RWA衍生出的多种新型法律需求,并据此提出六大法律服务产品方向,以期全面应对技术驱动型法律挑战。
第三单元:涉外数字经济法律服务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数字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危红波作《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DEPA 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使命、挑战与进路》主题分享。危红波教授分析了DEPA协定推动数据自由流动、反对强制本地化的核心规则及其战略价值,强调上海自贸区承担着为国家对接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探路的使命。她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当前面临着数据分类认定和标准衔接不畅、监管人才和技术准备不足等实践困境,为有效化解挑战,建议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建设跨境数据流动基础设施,推进企业数据合规指导与认证,借鉴DEPA成员经验,完善跨境数据治理生态。在此过程中,律师应深耕专业领域,构建跨国协作网络,为企业应对规则冲突开辟合规路径。
京师律所国际合作委员会华东-华中区域中心主任魏心舒以《全球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趋势与合规挑战》为主题,对比了GDPR、中国个保法及加州CCPA的立法模式、适用范围,以及对敏感个人信息及法律责任的不同范围和处理规则。在此基础上,魏心舒律师着重分析了三者关于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信息主体权利及法律责任判定。她结合跨境医疗案例解析了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路径,指出企业实践难点包含数据数量统计、出境安全保障机制等企业在数据跨境中关注的高频问题,明确了律师可协助企业完成的场景识别、风险评估、路径选择等工作。
京师上海律所公司法财税金融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李美娜围绕《虚拟资产全球税收新规》,从虚拟货币支付、CARF加密资产报告框架、企业合规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她在对比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密货币支付税法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内金融监管和税收征管政策,并详细介绍了CARF加密资产报告框架的构成,表示其在提高税收透明度、打击逃税和洗钱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最后,她提出了企业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应对全球监管挑战。
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东区)刑委会主任汤忠元在总结致辞中,深度总结了本次论坛的重点内容,表示演讲嘉宾围绕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理论剖析与实务探索。汤忠元主任指出,华东地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阵地,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不断探索法律服务创新路径,推动该地区成为数字经济合规与创新的高地。他同时期待律所后续持续举办此类高质量论坛,拓展活动形式,深化对新型犯罪形态的研究探讨,始终保持行业前沿的洞察力与专业水准,为应对数字时代的法治挑战凝聚力量、汇聚成果。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不仅深化了与会嘉宾对数字经济领域复杂法律风险的认识,探索了运用法律科技提升法律服务效能、护航新业态发展的创新路径,还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彰显了法律界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心与能力。
“虹律智行”作为虹口律工委倾力打造的律师业务培训品牌,致力于提升法律服务品质、培育法治精英。通过持续培训,为地区法治进步贡献智慧力量,也为虹口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的崛起培育更多法律人才。未来,“虹律智行”将继续发挥其在律师业务培训领域的引领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