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RCEP加速推进、跨境数据监管升级、中美贸易战余波未息,全球贸易规则正被重新书写。在这场新的博弈中,律师不再只是风险管理者,谁能真正读懂规则、运用规则、乃至创造规则,谁就能制胜未来。
11月11日,由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新虹街道办事处承办、上海市律师协会闵行律师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活动第三场——“制胜·规则”专题论坛在虹桥法务大厦圆满举行。
继“破局·争端”“护航·交易”之后,本场活动作为系列收官之作,聚焦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规则新战场”,汇聚贸易政策、数据合规、国际制裁三大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律师与企业如何在规则变革中找到新的增长与突围之道。
政策洞察:RCEP 2.0与中美贸易格局下的跨境法律新机遇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兼职教授赵德铭在主题为《RCEP 2.0与中美贸易战——跨境供应链法律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的分享中指出,RCEP自2022年生效以来,已覆盖15个成员国,经济体量占全球GDP的27.5%,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上升至66%,供应链一体化趋势显著。
赵德铭表示,RCEP的核心在于原产地规则与关税减让机制。企业若要享受协定优惠,需准确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完全获得”或“实质性改变”标准,尤其在税号归类与区域价值成分计算上必须精确,否则将面临进口国海关否认优惠或追征关税的风险。他指出,原产地合规正成为企业全球化运营的关键风险点。
展望RCEP 2.0,赵德铭认为,新版协定的升级将聚焦三方面:强化治理机制、提升劳工与环保标准、并推动香港等独立关税区的纳入。他同时提醒,尽管中美贸易战趋缓,但美国严格的“实质性改变”标准仍对中国企业出口构成挑战。
赵德铭总结道,在新的贸易格局下,律师应从传统争议处理者转变为跨境供应链的制度设计师与风险管控顾问,帮助企业以合规思维重塑全球布局。
数字出海观察:AI浪潮下的跨境数据合规与风险管理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合规业务团队负责人、上海律协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专委会主任潘永建以《AI与数字出海:跨境数据合规与风险管理》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全球数据治理体系正呈现出中国、欧盟、美国三种典型模式:中国模式以安全与发展平衡为导向,欧盟模式以权利保护为核心,而美国模式则以市场机制驱动。三者各有优劣,也决定了企业在出海布局中面临的不同合规路径。
潘永建强调,数据合规已成为企业“出海”的必答题,应在出海之前提前规划、与业务同时落地实施。在介绍主要法律制度和典型案例后,他举例美国严格的“删除权”义务、欧盟GDPR的“双重确认”机制,东南亚各国“千差万别”的数据合规要求,提醒企业必须建立分区域的合规团队与响应机制,否则极易在跨境传输、用户隐私和AI算法歧视等方面违法逾规。
邱梦赟认为,美国出口管制与制裁“长臂管辖”正延伸至全球供应链,企业即便在中国制造,也可能因使用美国产设备或软件而受美国出口管制的约束。
邱梦赟最后表示,在AI辅助下,律师应将更多精力回归人的核心价值——沟通与建立信任,并以专业视角帮助企业在复杂国际合规环境中稳健前行。
开放麦快闪:三位律师的实战智慧
在“法律人开放麦”环节,三位由闵行律师工作委员会推荐的来自虹桥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律师,以7分钟快闪分享,带来了聚焦国际合规、贸易摩擦与跨境争议解决的实战经验与思考。
上海数科(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国际商事与投资法律事务部主任王佳惠聚焦“数字产品出海”的全球数据合规体系构建,从企业法务的视角分享了过往在全球数据合规实践中的经验。她指出,数据合规不仅需要理解各国法律法规,还需掌握技术细节和数据流向。并通过案例说明,律师要以实战能力和系统化方法打动企业法务,构建全球数据合规体系需覆盖法规梳理、用户与数据流、合同与技术保障、产品治理以及持续监测与改进等五大模块。
上海云定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许闻侯以《当贸易摩擦来袭,律师除了应诉,还能做什么?》为题,分享了律师在贸易摩擦中的多维角色。他指出,律师不仅在争议发生后提供应诉服务,更应在事前通过风险管理、沟通协调和制度设计,帮助企业化解摩擦、保障贸易持续。通过案例说明,律师可在谈判、和解及协议续签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为企业总结经验、进行风险教育,从而提升企业应对全球贸易摩擦的韧性与持续发展能力。
江苏法德东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尹心雨围绕“跨境调解与ADR:如何利用国际新规则高效解决争议?”,分享了国际争议解决的新趋势与实务要点。她指出,通过诉讼执行境外判决路径受限,而国际仲裁虽可依《纽约公约》执行,但适用条件严、且仲裁成本高。尹律师重点介绍了国际调解的发展,提及新加坡国际调解公约与国内认可的调解实践存在差异,同时强调中国牵头设立的国际调解院为跨境争议提供了高效选择。企业在国际争议中,可以优先考虑国内认可的商事调解中心,以确保协议落地和执行保障。
结语
从争端破局,到交易护航,再到规则制胜,三场活动不仅构成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系统课程,更描绘出中国律师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图。
未来,法务区将牢牢把握为商务区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有关要求,切实推进涉外法治服务高地建设,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力争成为全球跨境合规规则的“压力测试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亚洲首选地”以及涉外法治人才的“国际输出港”。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