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网1月9日讯 一位30岁刚刚出头的律师,先后两次被市司法系统授予个人“三等功”;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律师”。他,就是山东诚公律师事务所主任解彬。 他说,做律师,自己的梦想是惟愿正义满乾坤。 近年来,作为一名职业律师,解彬经办过多起公安部、省、市督办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取得了不俗的辩护效果。前几年,他接手了一起涉嫌走私、非法经营案件,涉案价值约计3000吨原盐,就犯罪数额而言,当事人许某有可能被判无期甚至极刑。解彬接受委托后,认真调查了案件的起因、经过,期间他20多次到省城和青岛取证,最终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及证据,认为许某只是涉嫌非法经营,是单位犯罪……最后,司法机关采纳了解彬的意见,当事人许某最终被判处了缓刑。“我不是在为违法犯罪人员开脱或减轻罪责,而是尽可能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法律的公平、公正。”解彬这样讲。 2007年初,某原国有改制企业的数十名老人慕名来到诚公律师事务所找到了解彬。老人们说,他们因为退休后的社会保险问题,奔波数年未能得到解决,于是大伙儿决定集体上访,他们这次就是代表厂里二百多名退休职工来到律师事务所,要找到上访的可靠依据。解彬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耐心地将老人们劝说回家,然后带领几名律师展开了调查研究。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最后发现老人们是因为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解有误。于是,解彬主动找到一部分老人,和他们耐心交谈,认真解答了当事人的疑虑,最终使老人们消除了对企业和政府的不信任,避免了一场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能够凭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当事人糊涂而来明白而回,最终达到息讼的目的,减轻政府的信访压力,这是一个律师的社会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解彬告诉记者。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了这样一组数字,3年来,解彬和他的律师事务所,共接待了各类信访案件300多起,每年平均100多起,其中息访率达到了80%以上。 作为律师,解彬更多的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2008年,来自河北的农民工张某找到了律师事务所。张某说,他在一家建筑公司作木器活时,不慎将自己右手的三个手指割断,建筑公司和包工头仅向他支付了部分医药费后,就将他开除劝其回家,他经别人介绍找到解彬。解彬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特别是得知他家中还有一个脑瘫的儿子,就免收了他的律师代理费。最后,通过解彬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协商,最终本案没有经过诉讼而得到和平解决,张某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补偿,事后当事人为解彬专门送来锦旗“人们满意的好律师”以示感激。 近年来,在法律服务工作中,解彬一直在努力为社会、为群众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2007年,他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全省首家新闻工作者维权中心,专门为新闻工作者维护合法的权益;2005年12月,他精心打造的全省首家“法律超市”开始运营,市民在“超市”可以享受法律服务咨询、法律法规政策查阅、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等系列服务;2004年,为了维护本地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他还成立了全市首家反倾销申诉中心……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