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妇会上与女律师们的邂逅,陡然把郭建梅"激活"了,她饱满的热情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中国创办一家民间妇女法律援助机构。
不仅是当时,即便今天,郭建梅被追问最多的还是那个看来不可思议的转折:是什么让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走了一条充满荆棘和艰险的道路?
1995年12月,郭建梅创办的全国首个民间妇女法律援助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中关村一家地下旅馆挂牌成立了。次年3月,中心正式运营,当时只有七八个人,包括郭建梅在内,只有4名专职律师。
公益律师的财富就是法制的力量,就是正义的力量——郭建梅
郭建梅常常对人说,在承认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中国还存在广大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时,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只是处于倡导起步阶段,非政府组织在当时的中国更是一个新鲜事物,郭建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筹集资金难度很大。
经过多方努力争取,美国福特基金会给中心提供了4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条件是一年至少代理50个法律援助案子。
"
在西方,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中国,1994年政府部门设立法律援助中心,2003年颁布法律援助条例。郭建梅这样的民间公益律师,虽说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但是并没有任何政策保障她们的生活。
一个国外的专家告诉郭建梅,在美国,公益律师要经常做心理咨询。因为他们每天接受的都是社会阴暗面的东西,是不健康、不光明的东西,慢慢地,没有办法排遣就生病了。
郭建梅去看医生,被诊断是中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她吃了四五个月的药,加上通过做笔记梳理思绪:这个路是不是你选的?是。是不是你喜欢的?是。难不难?难,但是我不怕。
结果,郭建梅恢复了,回到了正常的状态,"战胜了自己,感觉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我们的公益诉讼还是萌芽,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行动,而行动就有希望——郭建梅
公益诉讼是近年才进入公众视野的名词,它指诉讼结果解决的不是单个人利益,而且代表公众利益,倡导、引领、推动法律制度变革的诉讼。
郭建梅的援助中心在精心选择的四个领域推开了公益诉讼战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家政女工权益保护、职场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
郭建梅处理的案件中还有劳务纠纷、家庭暴力、工伤等等,也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同时也起到了普法宣传的作用。
郭建梅被授予"公益楷模"荣誉奖章
随着社会对公共事物关注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心工作影响力的增强,政府对于公益律师也表示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北京市商业局便把家政立法工作委托给中心。2006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论坛暨百位公益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郭建梅被授予"公益楷模"荣誉奖章及证书。所有这些,都在表达社会和公众对公益律师越来越多的了解、信任和赞许。
郭建梅认为,公益律师担当的工作不仅仅是诉讼,还有法律的传播、动员、倡导和推动。所以,公益律师在更大意义是社会活动家。
郭建梅说,作为律师,作为有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