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大案律师傅志人

    日期:2009-05-26     作者:泠风    阅读:3,941次
 傅志人,新中国为数寥寥的第一批律师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民事大案??赵碧琰涉外财产案的主办律师。这起案件无论从涉案时间、涉及的财产标的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诸方面来看,至今都不失为民事案件之最。他入选中国第一刑事大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辩护律师团队,并成为陈伯达的辩护律师。本文选自《人物》2009年第5期。

留在北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律师

1948年,北平师生反迫害争民主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6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示威游行,随后朱自清等88位高校教授声明拒领美国援助的面粉。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7月5日,5000名东北学生到北平请愿遭到镇压,在历史上留下了“七五惨案”这个血写的名词。







北平,对于东北的学生多了一层挂念和神秘感,来自沈阳的学生傅志人决定从此留在这座城市,他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成为“民联”的成员。这一年,他18岁,高中还没有毕业。

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12月13日,随着北京郊区各县陆续得到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北平市委员会。月余之后,北平和平解放,市政府开始招收优秀青年学生。傅志人就是在这一时期正式参加工作的,他于1949年2月被分配到北平市第八区政府,在秘书科干了一段时间即被调到调解科,由此迈开了司法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1949年4月,中共北平市委决定对前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积案进行突击审理,傅志人被调从事该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际工作磨炼,1950年10月,刚满20岁的傅志人成为新中国人民法院的第一批审判员。1954年9月20日,刚刚获得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为律师制度在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就在这一年,傅志人走进中国政法学院干部进修班。毕业之后恰逢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行律师制度,傅志人开始偏重于律师知识的研修,多次成为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

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司法部关于建立律师工作的报告》,详细规定了律师的性质、任务、条件以及组织机构,随即傅志人被选调到全国第一个成立的北京市律师协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专业律师。当时,加上国民党时代遗留的旧律师,北京市的资格律师也不过几十人,像傅志人这样完全是新中国培养的律师更属凤毛麟角。但是这个年轻人很快用自己的勤奋和专业知识获得了认可,他当上了律协的团支书,并成为一家公私合营汽车运输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

然而,政治的变数使傅志人的律师之路充满坎坷,还没等他完全展开拳脚,反右派运动开始了。傅志人没有想到,这一年他最重要的辩护居然给了自己。那年,根据组织部署,身为团支书的傅志人要带头给党组织提意见。傅志人是党培养的青年干部,他听党的话,当然要按组织的要求做了。谁想到,按照“引蛇出洞”的逻辑,开完会后单位里有人要把他划入右派。这下傅志人不干了,他是律师,当然要从法律的角度为自己据理力争。他找到给自己布置任务的领导:“当右派也要有证据,这任务是你布置的,我不完成行吗?要是划右派也是先划你,你大我小……”他的律师知识与辩护才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实践,辩护的结果让他免除了当右派的命运。

坎坷岁月,用微笑化解受过的苦难

与右派分子擦肩而过让傅志人“吓出了一身毛”,从此他办事把法律当成了唯一准则。1957年年底,尚处于筹备阶段的律师制度被彻底否定,律师机构和律师的执业活动被全部取消,傅志人也被下放到郊区去植树造林。

从1958年末到1962年,傅志人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北京房山和昌平的两个偏僻山村度过的,前者叫拴马庄,后者名清凉洞,都是属于公安系统的绿化基地,被发配至此的有很多曾经是法官或律师的大小右派。

“三进三出”,是傅志人对自己从法官到律师,又从律师回归到法官职业轨迹的简单总结,他的每一次进与出,都可以牵出一页中国局势重大变革的历史,还有一长串苦辣酸甜不尽相同的故事。

1962年底,改造了整整5年的傅志人第二次回到法院。因为有律师头衔,傅志人那几年做过很多刑事案件的辩护人,他还兼做公证员和信访工作,反正在没有规矩的年代,只要是司法内容的工作法院都可以一棍子揽过去。他以“记不清了”来回避那一阶段的案件,对于许多“逗”事却记忆犹新。

和大多数从动乱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一样,“文化大革命”在傅志人的心中也留下一块伤痕。“法院原来在司法部街,后来834l部队给占了,我们搬到贡院西街。我是在贡院西街被揪出来的,关在一个单间里……”

隔离期间,他被告知自己经手的一个法籍华人公证的财产卷宗不见了。听到这消息,他恼,他急,他心里的气血抑制不住地往上涌。终于,大口大口的鲜血吐了出来,渗透了地上青灰色的老砖。可是,卫生所的医生并不在意一个“囚徒”的死活,一句“你是大夫还是我是大夫?老实点!”使他心底酸楚,再也不想说一个字。他奄奄?息地躺在冷冰冰的房间里。后来还是一个善良的法警偷偷用三轮车把他拉到协和医院,“这是高级法院的人,一定要治好。”法警告诉医生,他没说这人是被关押的??这个关键性的隐瞒把傅志人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

沾了政法的光捡回一条命,但傅志人又被送进“学习班”。

1969年,傅志人又被下放北京顺义县劳动改造,直到1974年才回到北京市内??没有回到梦寐以求的法院,他被派遣到月坛公园,角色依旧是一名绿化工。他是在那座红墙绿瓦的古老的祭祀院落里听到“四人帮”倒台喜讯的,当他和同胞们一起举杯欢庆国家新生的时候,根本无从想到四年后自己会成为这些民族罪人的辩护律师。

1 977年,傅志人第三次回到法院,接手的工作是甄别冤假错案,把那些受迫害受冤屈的当事人从禁锢中解救出来。

面对一摞摞卷角发黄的卷宗,使命感催促傅志人不分昼夜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理解被冤枉的滋味,知道自己稍有松懈就会令一些普通的中国公民终身背负黑锅。那一年,为了一个因撰写论文而人狱的大学生,傅志人几赴四川、山西两省,最后终以不懈努力使这个因为反革命罪被打入黑牢的大学生无罪释放。这一案件,令傅志人感触颇深,他想到一个有专业知识有责任心的辩护人对于案件公平判决的重要性。

恰好,1978年的北京市政法会议作出“恢复律师”的决定,在继续留在法院还是重圆自己的律师梦之间,傅志人面临抉择。几乎没有犹豫,年近知天命的傅志人选择了后者。时隔20年,他参与筹备北京市首家律师机构,很快,北京市法律顾问处的大牌子就挂在了雅宝路一座普通的居民楼外面,傅志人担任法律顾问处主任。次年,北京市律师协会恢复,傅志人出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律师的岗位上,傅志人在实践、在积累、在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1979年11月,经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组长耿飚和外交部部长姬鹏飞的特别批准,北京市选派5名法律工作者组团出访日本,傅志人名列其中。


此行,使傅志人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律师身份走出国门的第一人,也使他初步介入中国第一涉外民事大案。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