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修改《拍卖法》约束交易各方
本报讯记者张演钦报道:国内艺术品市场骗局太多。广州一位著名律师受骗后也苦于无法维权。最近,他接受记者专访,呼吁法学界推动修改《拍卖法》,“拍卖公司应该为拍品的真伪担责”!
名律师屡屡“中招”
朱永平,广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鲜为人知的是:他有着长期的书画收藏史以及几乎一样长的“书画收藏受骗史”。
朱永平十几年前开始艺术品收藏,十几年下来,成果很多,但最触目惊心的就是家里那一大麻袋假画。朱永平感慨“现在假的东西太多”,粗略估计,亏了100多万元。
根据朱永平的说法,假画在国内很盛行,三级市场可谓假画泛滥!(画廊是一级,拍卖是二级,收藏者是三级)。朱永平说,最近几年冒出来的专拍假画的拍卖公司,有七八家,“还经常邀请我参加其拍卖会”。
有一次,朱永平在拍卖会上高价拍得一件“大师作品”。谁料,大师的弟子看了后,对他说:“你的这张画还是赶快出手吧。”一听此话,朱永平心都凉了。
有一次,朱永平在拍卖会上买到了一幅唐云的公鸡图,极为精妙,以为捡了个宝,乐滋滋回来,但给人一看,行家说:“这样流(广东话,差劲的意思)的画,你还买?”朱永平急了,和人争辩,人家说:“公鸡的脚后跟是有个钩子的,你的没有;唐云作为一代画鸡名手,能犯这个低级错误吗?”
再有一次,一个画廊的主人把照片和一本带彩照的书拿出来给朱永平看:“你看,我当时买完这幅画的时候,还和方楚雄老师合照了呢。照片上的这张就是你手上拿的画,这张林墉老师的画也是这本书上的画啊。”朱永平左右对比,的确是,于是重金买下。结果又上当了,因为这幅画是骗子对着照片上的画仿制的,出版物也是假造的……
朱永平说:怕了!造假者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别说普通人,有时候专家也走眼。2004年开始,朱永平开始增“玩”油画,除了感觉市场正在启动外,“假作品相对较少”也是重要原因。
《拍卖法》“一定要改”
拍卖是艺术品交易的主要形式。而这个环节,更是黑幕重重。
朱永平说,国内除了几家大型、老牌的拍卖公司比较守法外,一些艺术品拍卖公司造假、拍假、假拍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什么明目张胆搞“三假”?“《拍卖法》在‘保护’他们!”朱永平说,中国的《拍卖法》部分条款明显违反市场交易公平诚信原则,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是冲突的。拍卖实质就是一种交易和售卖行为,为什么要给拍卖公司赋予特殊的拍品瑕疵免责权?为什么规定他们有为委托拍卖人保密的义务,而使维权打假举步艰难?
“《拍卖法》一定要修改!”朱永平坚定地说。作为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的他,为《拍卖法》修改设计了一些制度,如拍品委托人真实制度、拍品来源真实制度、拍卖公司拍品双倍索赔制度、拍品召回制度、组建拍卖监督委员会等等。
朱永平说,用法律手段制裁艺术品市场各种违规行为,才是唯一出路。
上图:艺术品收藏考人眼光 阙道华 林雪雯 摄
艺术携手法律市场才能规范
朱永平认为:“艺术品市场和法律要紧密结合,这才叫规范化。”据悉,为“打造广州全新的艺术品经营模式”,朱永平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最近高调介入艺术品市场,首创律师见证作品真实制度及索赔制度。·张演钦·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