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市高院与市律协就“破解执行难暨完善律师服务平台”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

    日期:2016-11-10     作者:业务部    阅读:10,150次


       2016年11月7日上午,市高院与市律协在高院六楼会议室就“破解执行难暨完善律师服务平台”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市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崔亚东,党组成员、副院长郭伟清、茆荣华,执行局局长韩耀武、立案庭庭长麦珏、研究室主任张新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会议。

      市律协俞卫锋会长、周天平副会长、钱翊樑监事长以及谢向阳、马永健、倪伟、李志强、杨向荣、吴冬、顾金其、张移等律师参加了座谈会。
       崔亚东院长代表高院对到会律师表示热烈欢迎,就上海律协对于上海高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崔亚东院长非常重视与同为职业共同体的律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上任三年来,每年都举行与律师的正式座谈。上海高院目前有三张名片,一是12368平台,获得全国“互联网+”司法服务奖;二是律师服务平台,获得政府精品服务奖;三是诉讼服务中心。破解“执行难”是高院2016年的重点推进工作,与最高院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精神不谋而合,也是上海市人大2016年专项监督工作,因此,专门听取律师对执行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郭伟清副院长用内容丰富详实的PPT介绍了上海高院破解“执行难”相关工作,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说明上海高院在大力推进执行工作。茆荣华副院长介绍了律师服务平台的相关工作情况,上海高院花大力气打造的上海律师服务平台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吸引很多省市到上海来参观、调研,尤其是网上立案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律师欢迎。
       信息处曹红星副处长在会场大屏幕上演示了上海法院执行指挥管理系统,将大数据应用到执行工作中,让与会律师普遍感到破解“执行难”大有希望。
       俞卫锋会长对上海高院重视与上海律协、上海律师的沟通交流表示感谢。他表示上海法官与律师相互尊重不仅体现于语言,更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市高院每年都举行与律师的正式座谈,听取律师意见,这就是法官尊重律师。12368平台建设,也是在市高院回应律师意见的一个重大成果,希望与会律师积极发言,为法院工作建言献策。
      周天平副会长表示,通过信息化建设确实有机会让执行工作得到根本的改观。执行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目标信息无法把握,二是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现在,大数据能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前述两个问题。让每个案件、每位执行法官、每个被执行人进入平台,甚至将执行系统与公安信息平台进行对接,这个途径有望有效解决执行难,维护司法权威,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钱翊樑监事长高度评价上海高院将大数据引入上海法院执行指挥管理系统,如果这个执行系统得以推广,就会让“老赖”无处藏身,尤其是一些在当地欠下大额债务而又在其他省份风生水起的。钱翊樑监事长还建议将全市的保险箱库纳入执行指挥系统,这样可以有效追查到“老赖”私藏的财务。
       马永健律师认为,破解执行难是重塑司法权威的关键,应加强执行信息平台建设,让被执行人持续感受到压力,敦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在大数据时代将强大的信息收集纳入执行管理体系,必将大力推进执行工作。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非常有效,应该坚持。对“老赖”应该动真格,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者采取司法行政拘留,符合入刑条件的坚决追究其刑事责任,向社会释放加大执行力度的风向标,从而从面上促进自觉履行。
       谢向阳律师用“尊重、人性、细致、极致”八个字概括了他参加座谈的感受。作为上海最早一批在网上立案的律师,他对律师服务平台建设有更深的了解,并表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会倒逼律所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李志强律师提出两条建议,一是执行能够起到“去库存”的作用,应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所有的执行案件让民众来提供相关的信息,设置奖励制度,让“老赖”没有生存的空间;二是将法院判决当中有关未采纳律师代理意见或者驳回的案件作研究分析,提供给律师,让律师提高执业水平。
       倪伟律师认为上海法院的执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市高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破解执行难题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深度应用,开创性地建立了“执行流程管理系统、执行指挥管理系统和移动执行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减少逃避执行、干扰执行、消极执行等现象,帮助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等问题,从而提高执行效能。倪伟律师还书面向市高院提供了一份律师建议书,就执行工作提出了十余条建议。
      杨向荣、吴冬、顾金其、张移等律师也分别作了发言交流。
      崔亚东院长等高院领导对律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分别作了回应,并表示感谢。
      俞卫锋会长在律师们发言之后,再次感谢上海高院对律协工作的支持,市律协与市高院以及各中院已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这是上海法院与律协间构建新型关系的基础之一。上海高院律师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崔亚东院长提出的“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精神,一年多的运行让律师感受到了便利;上海高院破解执行难的问题,有思路、有行动、有实效,应该向律师和社会各界作宣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上海的执业律师有实质性支持,邀请上海高院择期向上海律师介绍和演示上海法院执行指挥管理系统,以便上海律师了解该系统,更好地协助推进执行工作。同时,上海律协正在在推进律师一卡通、APP系统,希望与上海法院系统实现互联对接,并在推动诉讼格式文本、提高诉讼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与上海高院以及上海各级法院进一步沟通。
       崔亚东院长指出每一次与律师座谈都很宝贵,对高院的工作有很多帮助,上海高院工作的进步与律师的参与和协作有很大关系。崔亚东院长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与律师的工作沟通机制,双方之间应加强了解、互相支持、互相推进、互相监督;二是上海高院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破解执行难,这是法院与律协、法官与律师的共同目标、责任和任务。破解执行难,听取律师的意见很重要;执行难是否破解,律师的体会很重要,要争取让上海成为法治环境最好、司法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三是法院竭尽全力维护好、保障好律师依法履行执业的权利。崔亚东院长最后感谢与会律师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设性建议,上海高院将对意见逐条整理、逐条研究、逐条落实,也欢迎今后律师们对上海法院的工作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