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发荣:律师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特别作用
日期:2007-10-22
作者:陈默
阅读:2,874次
10月18日下午,中共十七大会议间隙,全国律协举行的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上,兴奋之情洋溢。十七大上出现了三位来自律师界的党代表----来自重庆的孙发荣、湖南的翟玉华和安徽的赵玉中,他们为近13万中国职业律师和他们的行业协会带来了“特别的荣耀”。
自1978年律师制度恢复以来,随着中国的法治步伐而发展,律师从最初的拿“国家工资”的干部,后来变成独立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者。律师从体制内走向民间,这个转向意味着对法律的“话语权”也从官方的绝对垄断转向对民间开放。
在学界有“法律人共同体”的说法,强调法律人对法治社会的特殊价值。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律师这个职业群体也收到了特别的关注。他们作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一部分被执政党所吸引、吸纳。
拥有15年职业律师生涯的重庆律师协会会长孙发荣就以“新社会组织”代表人物的身份,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7000多万党员中选出2000多名党代表,全国13万律师中有3名党代表,孙发荣认为这显示了律师这个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重视。
孙发荣在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直选产生的、专职的省级律协会长。当选十七大代表成为她人生的一个新起点,10月19日,孙发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律师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特别作用
《21世纪》:律师界的代表当选执政党的党代表,十七大上是第一次。律师代表在界别中被归为“两新组织”,怎么看待“两新组织”这些年来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执政党积极吸收“两新组织”成员,并且将其中的先进分子吸收进入党的领导机构,您怎么看待这个趋向?
孙发荣:“两新组织”从十六大开始就提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关于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就要求,十七大代表中要有适当数量的两新组织的党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已经打破了以往非常单纯的国营、集体的所有制形式,单纯的“工农商学兵”的总结也不能概括新的形势。随着更多更新的社会组织出现,要求对各个阶层的划分也更为细致和广泛。“两新组织”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贡献非常大,在现在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按照公布的数据,十七大党代表中“两新组织”的代表有20多个人,其中律师有3人。总体来讲,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属于什么样的界别,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基本的感受是一样的。
当然,可能外界对我们的不同感受会多一些。我们作为不同领域的代表,有各自工作、熟悉的领域,对和自己直接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会有更多的关注。
《21世纪》:此前律师界有很多人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有一些相关的制度安排渠道,而进入执政党的代表大会,则要受执政党的发展定位以及被吸纳人群的政治意向等影响。这次有3名律师进入执政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个别现象,还是一种组织安排,或者一种趋势?
孙发荣:7000多万党员中,只有两千多名进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有严格选举程序和党的组织工作程序。应该说是党和国家对每个行业都会关注,但是哪些行业能够有代表进入代表大会,我认为,并不是说我们个人做得有多好,而是这个行业和群体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引起了更多关注。
比如说,全国有13万律师,这些年中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律师的参与,和有关机关和组织一道,化解社会矛盾,消弭民间纠纷。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社会利益多元化,矛盾纠纷多元化的情况下,律师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特别的作用。
另外律师的视角也不一样。由律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他们的活动非常广泛,在各个层次、方面都有,通过律师的参与,可以把基层的民意反映到相关部门。
这些年,我们这个行业的同仁们,在全国各地努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着各个方面的努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完成律师的职业活动外,也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情,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他们就会关注这个行业中的优秀党员。
17日,全国律协和司法部的相关领导就跟我们3个代表(孙发荣、翟玉华、赵玉中)见面座谈。他们认为这既是我们3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国13万律师的荣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以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珍惜荣誉,充分行使权力,做好党代表的工作,把民主法治建设的信息都传达给有关部门。
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
《21世纪》:作为律师界的代表,您怎么看待这几年中国法治状况的进展?怎么解读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民主法治的论述和对未来走向的安排?
孙发荣:报告对民主法治是非常重视的,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写入了报告。“民主法治、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20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浓缩。
还有一个提法就是依法执政。党章规定共产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几年又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次对“依法执政”更加鲜明的强调,就说明对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越来越重视,依法治国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充分注意。
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在代表们的讨论中,大家都认为,我们的法制应该更加健全,应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21世纪》:这几年司法改革一直在推进,作为律师界的代表,对未来的改革有什么期待?另外,最近律师法的修订也在进行之中。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一直受各界关注,现实中律师在诉讼机制中处于弱势地位、执业权利受侵害的情况一直存在,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对律师的负面评价。你怎么看待这状况?
孙发荣: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司法改革应该会越来越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在我今年5月27日当选全国党代表后,很快就收到很多的同行和领导的祝福和期待。他们希望我们作为党代表,通过进入执政层面,为民主法治作出贡献。也希望通过和有关方面的交流,能够让他们更加了解律师职业,促进它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对于律师法的修订,我们最希望能明确律师业务法定化、法律服务专属化,也希望能对律师的定位和职业权利等方面有更加到位的规定。至于说在诉讼机制中的地位,我认为总体上律师还是受尊重的。
而社会的律师的负面评价,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上还存在对律师职业的不理解。另外,我们这个群体中也确实存在个别的害群之马,在职业道德和纪律方面存在问题。我想,这需要我们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也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来改善律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