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母亲拾荒供儿读书遭毒打续 千万富翁愿负担学费

    日期:2006-10-13     作者:天府早报    阅读:2,351次
     昨(12)日,就在记者继续对“拾荒母亲遭遇毒打”事件展开调查的同时,两位受虐母亲再添坚强后盾。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找到了两位母亲之一的邓大姐,表示愿意为她们提供法律援助,与此同时,警方介入调查,妇联也对事件予以关注。 而一直没有露面的“四川贵林旧建筑拆除有限公司”在记者的寻访中也有了蛛丝马迹……

寻访:街道不提供贵林公司消息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前往成都二仙桥,寻找四川贵林旧建筑拆除有限公司的地址。当地刚刚经历了拆迁改造,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变得坑坑洼洼,不少老房子被拆除,一路上尘土飞扬,时不时有大型货车开过,门牌号更是杂乱无章,记者好不容易发现4号、6号,才几步路光景,下一个门牌号赫然为118号,找了好几圈也没有发现双数的门牌号。再向附近居民打听,人们大多摇头,“我们这里属于农村范围,只有五队、六队的说法,没有什么XX号。”当记者问起专门从事旧建筑拆除的贵林公司时,更没有一个居民说得上来,大家都表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为进一步查明“贵林公司”,记者又来到建设路街道办事处,试图找到一点线索。在党政办公室,一位姓张的负责人表示,如果要查贵林公司的情况,街道并不能提供消息。记者向他转述曾经有两位母亲在该辖区范围内遭遇虐打的事件后,他表示街道“不介入”。

记者随后找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钟映雪,得到的回答是:“这件事情属于治安案件,不属于街办的管理范围。”

转机:律师上门提供法律援助

下午4时,记者决定再去探望一次两位母亲,在四处堆满废品的简陋民房前,两家大门却紧紧关闭,一位邻居说,徐大姐去“做活路”了,邓大姐在午后被一位自称律师的人接走,邻居们已经得知两位大姐的遭遇,眼看有人为她们提供法律援助,大家都感到很欣慰,“你们媒体的关注是对的,她们本来想算了,哪能算了呢?”

为证实这一好消息,记者马上与邓大姐的儿子小峰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一些在成都打工的亲戚已得知此事,他们纷纷要求小峰为母亲讨回公道,几天前他还是一个人承担母亲被辱的事实,现在有这么多亲友和好心人站在他们母子身后支持他们,“所以,我决定接受大家的帮助,为母亲维权,向打人的工地讨一个说法!”他称,昨日中午律师已经前往母亲的住所接走了她,接下来的维权之旅如何开始,小峰暂时没有透露,“我想尽快把这件事情解决了,让我和妈妈都没有心结,重新回到平静的生活”。

早报记者谢璐龙玉梅摄影华小峰

□密切关注

联手搜狐关注弱势群体

“母爱受辱”,邓大姐和徐大姐这两位母亲的遭遇引起读者同情。从11日起,本报与搜狐新闻网联合开辟网上新闻专题,对事件给予密切关注。到昨晚,网上新闻专题,共有网友留言2000多条。

“欺负弱者,就是破坏和谐!”这是善良的人们了解事件真相后共同的呼声,当母爱被亵渎,当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个时刻,除了人们正义的呼声,法律该出场了!

弱势群体一词,原本属于学术领域,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据相关学者估算,中国约有8000万到一亿人。当今社会普遍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关心同情弱小,直接衡量它的文明程度。早报记者谢璐龙玉梅

省妇联:妇女维权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昨日下午,省妇联权益部部长卢建梅在知悉此事后十分愤慨,并气愤地谴责打人方的所为,“她们当时就应该到公安机关报案,这种打人行为应该受到严惩!”卢部长表示,目前务工女性农民工的工作及维权状况不容乐观,她们在务工时经常遭遇困难,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目前,妇女维权亟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条件让她们依法维权。另外,卢部长表示,妇女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可第一时间拨打“12338”妇女维权热线,以妇联作后盾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早报记者杨琴

□一石破浪

千万富翁挺身而出:我也是拾荒出身

“哪个人也不是天生的富翁,他们凭什么打人?”昨(12)日,有着16年收荒经历,如今身家过千万的新津县某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永根看到本报报道后表示非常气愤,“我心里很不平衡,现在都在讲究和谐社会,谁赋予他们打人的权利,他们凭什么打人?”胡永根坚定地说:“我负责承担他们孩子上学的学费,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如果需要,我愿意无偿资助他们打官司,让打人者受到应有惩罚。”

共鸣:起早贪黑遭白眼

“我也身处农村,我也是靠收破铜烂铁起家。”说到两名挨打收荒女的遭遇,胡永根深有感触。他说,1936年,他出生于新津县一个贫农家庭,当时由于家境贫困,1991年,他自己搭了一个棚子,开始在新津县城回收破铜烂铁等废品后再转手卖出,利润十分微薄。

当时,年近六旬的胡永根每晚忙到12时才睡,次日凌晨3时就要起床对废品进行分类、装车。“我们有时睡两个小时,有时睡三个小时,真正叫起三更睡五更。”胡大爷说,自己和妻子背着背篼在一些厂矿门口捡垃圾时,也曾遭遇一些人的叫吼和责骂,甚至将自己怀疑成“顺手牵羊”。每当这时,年近六旬的他总是安慰自己:为了更好的生存,看不起就看不起,我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活,“没有啥子丢人的”。

声援:无偿聘请律师讨公道

胡大爷非常同情当事人的遭遇,如果他们家境富裕,也许就不会出来收荒供养孩子上学。他说,自己愿意从现在起负担起两名被打妇女孩子上学的费用,全力资助她们的孩子上完学业。也希望当事人直接和她联系,他将把她们孩子上学的费用给他们打在卡上。如果需要打官司,自己可以无偿聘请律师帮助她们为自己讨回公道,并让打人者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