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下午,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邀请曾经赴青海、西藏进行法律援助的上海律师代表在市律协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专题交流座谈会。援青、援藏律师代表寿超律师、蔡晓峰律师、陈惠艺律师、毛闻博律师、唐既白律师和赵青松律师出席会议。市律协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主任毛惠刚、副主任许海霞、委员刘芳、潘峰、吴洪、杨爱东,业务部主任陈一沁等参加会议。
交流会上,援青、援藏律师们就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海、西藏“无律师县”援助项目的经验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2016年-2018年期间接力前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援助的中天所寿超律师、蔡晓峰律师和融势成所陈惠艺律师介绍了他们在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值班接待法律咨询、深入基层进行法治宣传和代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情况。2017-2018年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援助的君和所毛闻博律师分享了他参与成功化解当地一个连续上访32年信访案件的事例。2013年前往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援助的唐既白律师介绍了她参与维稳值班和法治宣传工作的情况。2013年前往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援助的赵青松律师讲授了他“甘做一颗法律种子”的无私情怀。
在交流会上,援青、援藏律师们也对上海律协进一步做好西藏、青海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务实的建议:一是在行前专题培训方面的支持。青海、西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风俗习惯、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有很大差异,案件类型也比较特殊。如天峻县常见的草场纠纷,在上海是接触不到的。援助律师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案件类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援助律师还需要具备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的能力,因为援助律师是在当地的政府机关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对政府部门工作方式是否了解,往往决定了援助律师的作用发挥程度;二是在当地工作时的经济和业务方面的支持。受援地区都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律师在当地生活半年到一年,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律协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当地政府提出的法律需求超出援助律师的专业领域时,也希望市律协能够及时组织相关专业的律师给予后方支持。三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关怀。
援青、援藏律师们纷纷表示,在青海、西藏的生活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非常难忘的宝贵经历。淳朴的当地人民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人生的意义因为这段经历也有了更多的精彩,青藏高原是他们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不少律师表示,愿意再次去青藏进行法律援助。
毛惠刚主任代表市律协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向各位援青、援藏上海律师表示敬意和感谢,并将市律协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届上海律师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主题宣传活动向援青、援藏律师们做了介绍,希望援青、援藏律师中涌现出更多的“上海律师行业公益之星”,为上海律师增光添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