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五年多来,在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和引导下,事务所不断探索金融、贸易等高端法律服务方式,不断提升高端法律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以金融、证券、风险投资、国际贸易见长的专业特色,成为上海市商务委和上海市司法局确认的上海市首批专业服务贸易重点单位。2012年,事务所业务收入达到6820.81万元,人均创收117.6万。
一、探索事务所发展模式,提升法律服务竞争力
专业是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基本要求,金茂凯德所借助黄浦区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东风”,在努力提高事务所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事务所发展模式,有效提升法律服务市场竞争力。
一是高端化。近年来,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不断加大涉外法律业务和离岸法律服务的比重,尤其注重对金融、证券、风险投资、国际贸易、反倾销、反补贴领域法律业务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法律服务的能级。同时,事务所积极开展直接接洽,争取到包括IBM、富士胶片、摩根大通银行等著名企业在内的一批中高端客户,进一步促进了事务所的良性发展。
二是规模化。事务所成立之初,即明确了办成规模所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多年来,事务所以上海为总部,不仅在北京设立了分所,而且在青岛、烟台、广州、武汉、重庆、新疆等地设立律师联盟机构,规模化的发展使事务所的服务能级不断得到提升。
三是品牌化。面对竞争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事务所把创名牌、创一流定为自己的目标。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办理一批知名的法律服务项目,如中国创业板第一批上市企业、首批大陆企业赴台上市案、上海迪士尼项目大型银团贷款项目等,打造了属于“金茂凯德”的法律服务品牌。同时,事务所也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积累,已公开出版了《企业合同管理操作实务》、《融资租赁法律实务》、《资本市场律师实务》、《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等10多部法律实务论著,进一步树立了事务所的品牌形象。
二、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律师团队凝聚力
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道路离不开人才的专业化。金茂凯德所十分注重对高端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一是提倡“自我加压”。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均毕业于知名法学院校,大多具有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经历,律师中担任法学院校兼职教授、国际仲裁员等职务的比例很高,专业素质过硬。但事务所仍然号召全所律师增强始终站在业务领域的前沿意识,不断研究专业领域业务发展状况,所内律师也积极响应,主动参加相关领域高层次研讨会,认真撰写大量高水平论文。2012年,司法部机关刊物《中国司法》两次刊载了事务所律师论文。正是依靠这样一支律师团队,事务所在业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争力。
二是加强“校所合作”。事务所积极联系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法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挖掘优秀的法律人才进入事务所工作。同时,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邀请专家为所内律师定期开展专项法律服务培训、加强业务研究交流,为所内律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2年,事务所荣获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称号。
三是鼓励“智力输出”。事务所十分注重律师的全面发展,积极利用事务所平台为所内律师创造各种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2012年,事务所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邀请,组织律师参与编著了《上海市中小企业改制指南》(2012版)。2012年,事务所还为上海律师学院“资本市场律师实务”研修班提供了师资及教材,为上海培养金融、贸易领域专业律师作出贡献。
三、拓展对外沟通交流渠道,提升事务所业界影响力
在不断发展专业服务的同时,事务所还积极推动中外法律行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事务所在业界的影响力。
一是加强对外业务合作。事务所与美国、欧洲、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一批著名国际律师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带动事务所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二是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事务所律师利用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会员和国际律师协会会员等身份,积极参与洲际、国际律师学术交流活动,主动向外国同行展示、宣传中国律师行业和法治建设情况,帮助树立中国律师,尤其是上海律师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成为中国律师对外交流的“民间大使”。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