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律所岗位培训机制 助推青年律师早日成才
日期:2013-08-06
作者:虹口区律公科
阅读:3,753次
上海市理诚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目前,青年律师、助理人数已占事务所的61.9%。事务所管理层深刻认识到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事务所实际,逐步摸索出了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 团队化的带教模式
该所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以谋划,合伙人会议专题研究事务所青年人才培养和管理问题,事务所党支部发挥政治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2012年初,事务所根据律师行业青年人的特点和职业要求,专门制定了“青年律师人才培养计划”。该所将青年律师按专业特长分成若干团队,指定一名合伙人律师任团队顾问,相对资深的青年律师任组长,其他青年同志任组员,团队每月活动一次。活动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案件讨论及执业经验传授。合伙人承担对整个团队学习和工作的指导职责,组长负责团队课题研讨、学习讨论的组织安排。对一些青年同志承办的重大案件,由团队共同对案件事实、代理意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梳理,合伙人最后把关,不但保证了案件质量,还使办案思路和经验在团队中得到共享。团队化的带教模式既能发挥带教合伙人的指导与管理作用,又能培养和挖掘青年人的创造力,使成员在工作实践中相互促进和提高,进一步凝聚了团队合力。
二、系统化的培训内容
为使青年同志,特别是事务所新进人员在接待、开拓、立案、办案、结案、存档等各个执业环节得到全面训练和锻炼,事务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轮岗轮训。期间,分别由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合伙人、团支部书记讲授中共党史、事务所沿革及其发展、事务所组织和管理制度、办案技巧、青年律师如何成长和开拓法律业务等内容,帮助青年同志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执业理念,开阔法律视野,学习办案技巧。同时,安排合伙人轮流带教青年人,既让每个合伙人了解每一位青年人,又让青年人了解接触每位合伙人的业务领域,学习每位合伙人的办案经验与技巧。此外,事务所还安排每位青年人到前台工作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事务所管理流程及接待等综合技能。轮岗轮训结束后,事务所管理层对每位青年人予以综合评价,汇总青年同志的思想动态,评估轮岗轮训结果,总结传、帮、带的经验方法,并针对性地向青年同志提出指导意见。
三、制度化的保障机制
针对青年律师执业初期普遍面临案源少、收入低的问题,事务所把解决青年律师执业初期的收入稳定性问题纳入到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框架中,积极探索有利于青年律师安心工作学习的成长氛围和可行性途径,缓解青年律师在经济收入上的压力。该所合伙人统一思想,推出了高级合伙人与带教对象收入挂钩机制,规定在一至三年时间期限内,被带教青年律师每月工资薪酬以及奖金由带教人承担,事务所集体承担青年律师的“四金”和“医疗互助基金”等福利待遇。这一举措构建起事务所和谐的劳动关系,保证青年律师有一定的固定收入,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增强了合伙人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从根本上保障青年律师培养计划能够落到实处。带教结束后,事务所合伙人继续关心青年律师的成长,关注青年律师的业务拓展,在业务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确保青年律师的收入逐年增长。
四、社会化的锻炼途径
事务所注重青年人才的实践锻炼,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的青年同志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活动,鼓励青年同志在社会服务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执业水平。事务所先后选派多名青年律师参加了“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虹口区法律援助中心”和“虹口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法律服务团队,为他们接触社会实际、了解社会需求提供机会。事务所还利用与武警虹口支队一中队、虹口区养老院签约共建的平台,组织青年律师到军营、到养老院为武警官兵、老人开设法律讲座,提供义务法律服务。青年律师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既锻炼了能力,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还进一步增强了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该所青年律师培养计划已成效初现。经过培训锻炼,已经由数位青年律师成为事务所的中坚力量,2名80后的青年律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有4名35岁以下的青年律师先后获得虹口区司法行政系统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事务所也多次被评为虹口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该所党支部也被评为虹口区“两新”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