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 案件聚焦

案件聚焦

“网络问政”: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

    日期:2011-06-26         阅读:4,226次

(领航中国·中国网事·评论)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中国网事”记者郭奔胜、詹亦嘉、张丽娜)一条条官微犹如雨后春笋,一份份信任在网上网下传递,一个个心声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走过了90年伟大历程的中国共产党,以青春的步伐和年轻的心态直面网络民意的成长。在与网民的互动、沟通、尊重中,执政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延伸到网上,丰富于网上,放大于网上。

    从各地开展的“网络问政”丰富实践不难看出,党政领导干部正在学会与网民打交道,正在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执政方式之变,正在培养从网上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习惯,正在尝试着从网民的角度去了解网民。而此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党政干部树立了网上“群众观”。

    网上“群众观”,是感情,也是责任。互联网交织的虚拟空间中,涌动着民意,折射着民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努力做到:民意生长到哪里,目光就要关注到哪里,诉求表达到哪里,责任就要体现在哪里。把互联网变成与群众感情的延长线,变成与网民交流的大平台。

    网上“群众观”,是态度,也是共识。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里,洋溢着关爱,感知着冷暖,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服务部门,善于用关爱去回应关爱,习惯用包容去抚慰情绪,自觉用平等去体察悲欢。把网民当作知心的朋友,把网络作为体察民意的窗口。

    网民来自于人民,网络连接着现实,因此,党政干部不仅要有网上“群众观”,还需要有网下“服务观”。

    网下“服务观”,是守信,也是重行。互联网正在成为网民表达意见、反映困难、关注热点的新渠道,站在互联网另一端的党委政府不能仅用“网上来网上去”的方式简单回应,而是要把大量的功夫用到网下,多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多用工作实绩来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多用正确的决策和民主的参与来回应网民的关切。

    网下“服务观”,是互动,也是互助。开门立法,开门决策,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在这一过程中,吸引着网民,感染着网民,依托着网民。而有问必有答,有呼必有应,有难必有帮,这是党委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信任互动,惟有此,双方始终都能找到“最大公约数”。

    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上上下下在行动、在丰富、在创新;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从局部的萌发到系统性的生长,在扎根、在发展、在向上。

“官员开博”成风 把群众路线“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结果显示:在1个月内,中国人大网共收到237684条网民意见,创下了中国单项立法征求公众意见的最高数量记录。相比之下,1998年土地管理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尚未进入官方“纳谏”的视野,立法机关总共才收到675件群众来信来函。

    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公众参政议政的门槛大大降低,网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中国共产党正在将“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

    “官员开博”蔚然成风,“网络问政”如火如荼

    截至6月22日,新浪博客“医生哥波子”的访问量超过973万,同名微博的粉丝数量超过18万。博主为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他在博客中谈论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回扣、抗菌药滥用等话题,对网友提出的尖锐问题毫不回避,受到网友热情追捧。网友评价说:“波子”的形象不仅温和而且新潮,这与我们看到的传统领导干部形象不同。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演进,使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与网民互动的门槛越来越低。“官员开博”蔚然成风,其中不乏百万粉丝量级的“明星官员”。

    微博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局面,党政机关在微博上可谓“遍地开花”。其中公安系统一枝独秀,截至3月中旬,新浪微博上就有超过1200个经认证的公安部门微博。各地宣传部门也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在一些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发生时,官方微博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

    从领导干部与网民在线交流,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网上征集民意,到各级各部门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处理和回应机制,“网络问政”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在微博越来越红火的同时,自网络诞生之初就开始风靡的BBS论坛仍然屹立不倒,在“网络问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随着时代变化,“群众路线”在网络上正以生动的局面呈现。

    4.8亿网民组成“民意库”,同时带来新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说,据测算,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6%。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曾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参与网络的人以年轻人居多,但随着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民构成与居民的总体构成越来越接近。他认为,网络民意虽然不能和现实民意完全挂钩,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成为现实民意的参考。

    《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国内网民“互动参与指数”达49.0,甚至高于美国的45.8。如今的网络民意,已经成为社会民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8亿网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意库”。

    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平台,既是“民意库”,也带来了新挑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分析:“我们和别的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恰好跟社会转型遇到一块了。”他认为,由于网上可以匿名,任何人都能在网上表达利益诉求,当然也能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这会把很多问题放大。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改造者和接受者。”中央党校教授蔡志强说,“如果政府面对舆论时不能提供一个对称信息,那么权威就可能被削弱,进而难以实现对社会基础秩序的维护和保障。”

    虚拟世界的群众路线如何保障?

    专家认为,群众路线的内涵要求虚拟世界的群众工作必须是个完整的过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目前网络问政常停留在采集民意阶段,民意究竟能不能影响决策,有时还是个未知数。

    戴焰军认为:“虚拟世界问题的解决,关键还在于使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对于中国来说,正徐徐展开的虚拟世界群众路线图,未来应如何完善?

    蔡志强说:“今天我们在网上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全媒体时代的社会引导问题。”在他看来,引导的主体无疑是执政党和政府,他认为解决方案是将党组织作用延伸到网上去。

    把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是执政者必须考虑的问题。《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正呈现低龄化、低学历特征,如10岁到29岁的网民占比达58%,初中和高中学历网民占比达67.6%,这一结构与中国社会的现实还不匹配。

    蔡志强说:“在实践过程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弱势群体,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任何机会上网,他们的民主诉求,是需要通过一个政党和理性的社会来主张和保障的。”

    刚刚发生的江西抚州“5.26”案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案发后,人们发现犯罪嫌疑人钱明奇早已开通了微博,并且在上面反复诉说自己的楼房被非法拆除,遭受巨额损失,十年诉求未果的经历。但是,网络无法改变钱明奇在现实世界中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

    “网络不是全部,也不是根本,不能简单以网络上放大的声音作为政策出发点,必须着眼于现实需求,和普通百姓的基本利益联系到一起。”蔡志强说。

    胡泳认为:“知屋漏者在宇下,民间知道政策的问题,除了互联网以外,还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来支持。”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