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用心创作,发现行业之美——市律协2017年通讯员训练营圆满结束

    日期:2017-10-09     作者:图文:Jean 策划编辑:庄燕    阅读:11,361次

9月29日,《上海律师》征文颁奖座谈会暨2017年市律协通讯员训练营在上海律协35楼会议室举行。

此次《上海律师》杂志征文活动启动于今年4月初,征文共设三个栏目:“案例精析”、“新锐手记”、“执业心语”,面向全体上海律师征集稿件。征文启事一经登出,得到了律师们的积极响应,至截稿之日共收到文章53篇,其中“案例精析”36篇、“新锐手记”11篇、“执业心语”6篇。这些文章有资深律师职业生涯的感悟、心得与思索,有对生动鲜活的案例的法与理的剖析,有青年律师的成长感悟与心声。市律协宣传委牵头对所有征文进行审读评定,共有17位律师获奖。上海律协宣传委主任黄荣楠、副主任岳雪飞、计时俊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者颁奖。

座谈会随即召开。获奖律师们畅所欲言,大家就《上海律师》刊发现状、杂志内容、选题策划、完善建议等话题展开交流。牛伶律师一直怀揣着“文学梦想”,发言也很有诗意,她觉得执业过程有时会有孤独感,很愿意参加律协“娘家”的活动,和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们一起互动;丁俊涛律师非常认同律师应该养成“忙时作业,闲时作文”的习惯;张宇晟律师建议建立上海律协的作者库;桂维康律师建议杂志和微号都增加搜索功能;姚延康律师则表达了自己对于《上海律师》的喜爱和关注,为征文形式点赞。其他律师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计时俊、岳雪飞副主任和宣传部庄燕主任对律师们的意见建议一一回应。上海律协宣传委主任黄荣楠作了会议总结。他代表上海律协宣传委向各位律师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对于《上海律师》杂志的下一步工作,他提出要打通三个“一公里”,包括杂志阅读、律师投稿(渠道)和宣传委内部三大板块(电视、微信、杂志)协同。他讲到,《上海律师》杂志是对每个月份上海律师行业重大工作以及律师所思所想的记录,是上海律师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脚印,汇总起来就是上海律师业的一份史料,很有意义,值得珍藏。而“上海律协”公号粉丝已突破5万,在业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上海律协一直在为律师们搭建展示平台,欢迎踊跃投稿。

座谈会结束后,2017年市律协通讯员训练营随即开始。

本次训练营的主题为“如何写出好文章?——从律师到‘记者’的跨界进阶”。上海律协宣传委副主任岳雪飞主持开班,主任黄荣楠做开班讲话。上海律协各律工委宣传工作负责人、各律工委通讯员、各研究会通讯员、秘书处各部门通讯员、《上海律师》特约律师记者及网上报名律师等100余人参加训练营。


好文章如何遣词造句?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全国优秀律师曹志龙认为,律师行业需要律师的热情参与,积极提供原创文章;创作本身是从01的突破,而非1100的增加;通讯员需要从写作中发现“美”,切忌被动状态。曹志龙以个人原创《我们的“万秘”》为例,详细解剖了文章的逻辑构思、词句运用、诗歌借鉴等技巧。他建议律师的书桌上常备三种书:优秀的哲学书、文学作品和法律文书。


新闻采编实务及运用

文汇报社副总编辑缪克构介绍了当前媒体生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变化、趋势等。他以十多年前的书稿《一生从容》为例,讲述了自己采访多位文化大家的经历,讲解了在当前媒介状态下应该如何做好采访。他提出了“专、深、精”三个写作要点,律师要多向优秀范文学习,田野调查应和案头工作并重。

 

新媒体如何取得阅读量?


智合法律新媒体内容总监丰鸿平凭借自己在传统媒体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在智合法律新媒体平台的成功总结,向与会者提出了新媒体写作的八大关键因素:标题决定流量、引言决定阅读、细节决定优劣、结构成就故事、视觉决定格调、结尾决定转发、热度决定收获、态度决定一切。

上海律协宣传部主任庄燕对本次训练营作总结发言。她说道:“大家的掌声说明了课程的精彩,律媒两界有基础可以有更多的合作,传递更多律师的声音。希望通讯员们在平时有意识地提升新闻素养,用心作文,发现律师行业之美”。

本次《上海律师》征文颁奖座谈会暨2017年市律协通讯员训练营在热烈的交流互动中圆满结束。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