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不务正业”绘老街复兴图
日期:2007-12-10
作者:首席记者 张晓帆
阅读:3,339次
辽宁锴亿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张政秋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在刚刚结束的中山区人代会上提出建议
律师“不务正业”绘老街复兴图
在许多老大连人心目中,天津街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昔日的繁荣如在眼前,但是,近几年,天津街改造之后,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举措,媒体也一再讨论,希望重现天津街的繁荣,效果却一直不明显。刚刚结束的中山区人代会上,36岁的人大代表张政秋将目光锁定天津街复兴。他一共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件是提议兴建中山区专业中介服务大厦,另一件则是针对天津街复兴。
◎律师提出天津街复兴方案
张政秋是辽宁锴亿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因为律师事务所位于天津街附近,每天中午,张政秋都会和同事到周边小饭馆吃饭,听到许多老大连人惋惜地回忆天津街昔日的辉煌。“这两年,天津街不兴盛,政府着急,百姓也着急,我就想帮忙出主意使点劲,加速天津街的复兴。”
昨日,记者从他提出的《对上海路与民生街路段改造的几点建议》上不仅看到了文字材料,还有让人一目了然的图解和改造费用的筹措办法。“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建议是否能被采纳,毕竟咱不是专业人员。我只是希望借此给有关部门提个醒,希望天津街能早日振兴。”张政秋说,现在的天津街以上海路为界,分成两段,前往天植商城那段相对来说比较冷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在这段路上设计了120米长的双向自动人行步道。“我经过调查发现,天津街的这一段之所以冷清,是因为分界处有一个地下通道,人们必须穿过地下通道才能过来。”张政秋认为,双向自动人行步道不但可以让行人省劲,还能把周围的商铺带起来。两条人行步道以3~4部滚梯相连,类似于北京机场的自动扶梯,步道两侧分别与各个商铺相连,行人可以随时离开步道进入商铺,中间还设计有两座天桥,使两侧的行人可以互相通行。
◎虽是新移民却心系大连
这方案看起来容易,其诞生过程却颇费脑筋。为了寻找理想的解决办法,张政秋自费前往上海、成都等城市,考察那里的商业步行街,又参考国外同类商业街设计,还跑到天津街上测量,草图画了无数。历经4个月时间,终于形成了现在的设计图。
“我只是希望借此给有关部门提个醒,希望天津街能早日振兴起来。”当律师近10年,张政秋养成了缜密的思维习惯,他不但设计出图纸,还详细列出资金筹措方案。“我初步算了一下,改造费用需要大约1000万元人民币。”他建议,可以采取在自动人行步道两侧建小商品网点、扶梯周边做广告、冠名权出租出售等办法筹措所需要的费用。
张政秋是黑龙江人,1999年来到大连,早已将自己当成大连的一分子。他是中山区最年轻的人大代表之一,因为律师工作,平时和各阶层市民有接触,使得他格外关注民生问题,每次碰上有困难的人,他都不惜花费时间;看到有人碰上法律问题惊慌失措,张政秋在所里开通免费法律援助热线;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他与所里律师进街道、进社区、进大学,免费宣传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