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市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赴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开展了一期以“理想·择业”为主题的对话校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律师——曹志龙、孙彬彬、陆胤、徐培龙担任嘉宾。上海市财经大学法学院总支书记周杰普,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钱翊樑等出席了活动。
上海市财经大学法学院副书记周燕致欢迎词。钱翊樑副会长代表市律协致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财大法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和优秀青年律师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让更多将来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学院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律师行业。最后,钱会长引用“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名言,鼓励财大法学院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
致辞结束后,活动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赠书仪式,钱翊樑副会长代表市律协向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赠送了将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律师的成长经历和执业感悟汇编成册的《律界英才》,他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到对律师行业更多的认识与热爱。
随后,在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曹志龙律师的主持下,嘉宾律师融合“理想·择业”的主题,结合《律界英才》中的事迹,与财大法学院的学生们面对面地交流了成长与执业的经历,分享了他们的人生感悟。
孙彬彬律师作为唯一一位女嘉宾参加交流,她建议同学们要珍惜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并鼓励同学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全身心地体验不同工作的同时寻找与自身特质相契合的工作,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孙律师还分享了“要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不要随波逐流”等人生态度。
徐培龙律师结合自己曾经办案的经验,将执业体会总结为“三心二意”,即雄心、耐心、专心和意愿、意志。他认为执业初期是锻炼律师基本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机,并且跟同学们分享了“工作中要注意细节”、“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等执业感悟。
陆胤律师强调,专业的团队合作能力、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以及不断永续的学习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先决条件。他建议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最后发言的是曹志龙律师。曹律师认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科学发展观。青年学子们应将理想与择业结合起来,理想是目标,择业是通向理想彼岸的方式,二者相辅相成。青年人的成长过程要注重“德”的修行及“技”的修炼,二者都不可偏废。执业经历告诉他,要成为一名优秀律师一是需要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即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二是需要树立五种基本意识,即热爱律师职业、以律师为事业、树立大局观、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超越与创新。
在互动提问环节,四位律师对同学们提出的“成为优秀律师需具备哪些能力”、“如何看待实习期”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详略得当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