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 法治时评

法治时评

新京报:“老百姓骂娘”不是洪水猛兽

来源:新京报     日期:2011-07-05         阅读:2,663次

“骂娘”可能是发泄和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这种表达途径都被封堵了,有话无处说,有理无处讲,社会没有了减压阀,这才是稳定与和谐最大的敌人。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线与网友交流。他关注到网上有骂他的网友,也有挺他的网友。他说:网络问政首先应该是平等地问、虚心地接受,不计态度、不问来历,“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

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对比着当天另一条新闻看,更能反衬出这句话针砭现实的力量。人民网报道说,河南南阳一市民在“书记市长网上留言板”上抱怨该市的“交通整治行动”变质成“罚钱”行动,当地公安局回复称:“你的想法也好,呼吁也好,完全是逆潮流而动,是螳臂当车。公安机关将密切关注你的煽动性言论是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再视情处置”。这样的回复,充满威胁的意味,想起现实中的那些因言获罪和跨省追捕,让人不寒而栗。

一边是平等地看待群众的批评,从“老百姓骂娘”中反思问题;一边是粗暴地视民众批评为“煽动性言论”,欲防民之口、堵民之口———这种强烈的反差,见证着眼下政府和官员对待“老百姓骂娘”完全迥异的态度。

其实,虽然有些官员不爱听,听着感觉很刺耳,可“老百姓骂娘”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江苏泰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国华曾有一段话广为流传,他说:“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现在的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专门与‘官’对着干。他们想不到,老百姓冲我们骂娘,这是因为老百姓还把我们当‘娘’。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

确实如此,“骂娘”还是对这个“娘”充满期待,期待这种骂声能促进改革和改正,哪一天不骂了,可能才是最危险的。“骂娘”可能是发泄和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这种表达途径都被封堵了,有话无处说,有理无处讲,社会没有了减压阀,这才是稳定与和谐最大的敌人。

网络的特点,使网友的表达难免会有些粗糙,难免会有些情绪化,但只要这种表达在法律的界限内,没有造谣和诽谤,政府和官员就应该以最大的宽容去看待这种批评,从批评中看到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一个人的“骂娘”也许很情绪化,但背后反映的很可能就是一个政府部门做得不好的地方。宽容老百姓的“骂娘”,并以此为镜,完善自身的作为,这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开始。

“要系统梳理,就是从网民的意见中理出带有倾向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去完善制度、法规、工作措施。”汪洋对待网民“骂娘”的态度,值得各级官员借鉴。如果那些地方和部门的官员们,能够从民众的批评中看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服务好民众,那么,老百姓自然也就无须“骂娘”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