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幸福指数在概念上比较抽象,但老百姓的感受却比较直接和具体,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多年来,许多机构都曾进行过民众幸福指数的城市排名,每次都引起公众热切关注。
干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表面上看,官员的“辛苦指数”只是“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的概括和总结,实际上,官员的“辛苦指数”至少还包含如下几个指数:
廉洁指数。官员的“辛苦指数”高,必然会促使他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事实证明,凡是“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的官员,无一例外地拥有较高的“廉洁指数”。而官员越是廉洁奉公越是恪尽职守,老百姓的幸福感就越强。老百姓对生活的自我满足度,总会不自觉地拿官员的外在生活状态作对比,官员廉洁了,百姓就满意了、满足了,而知足常乐,百姓的幸福感自然会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公平指数。心底无私天地宽,官员自身的“辛苦指数”及其“廉洁指数”较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才会秉持一颗公平之心,才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均等的发展机会,而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润滑剂,孔子早就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只有觉得公正公平,才会对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感到满意,才会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守法指数。官员的“辛苦指数”高,就会以己度人,就会设身处地去处理公共事务,化解社会矛盾,其“守法指数”就会得到很大提升。最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官员非法拆迁造成了较多的社会矛盾,一些地方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急剧下降。反之,官员依法行政,老百姓在给予衷心支持的同时,也会自我产生出一种被尊重、被关怀的尊严感,其幸福指数自然会得以提升。
其实,官员的“辛苦指数”与百姓的幸福指数是成正比的,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可谓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官员“辛苦指数”一旦转化为民众的幸福指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官员自己的幸福指数,所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辛苦”也就不觉其苦了,反而是一种快乐。这与当年范仲淹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特约评论员 辛木)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